支付宝又在撒红包,难道它要干大事?
支付宝最近在搞夏日摇红包活动,可以多次摇红包,实体店支付可用。刚开始一天可以摇到一两块钱的红包,现在慢慢减少了,一天也就几毛钱。
不要看那几毛钱,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助实体促经济。你摇到了红包,总想去用掉,就会去消费,这就是助实体。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三年来,实体行业很不景气,经营不下去的实体早已关门,还有很多实体行业在生死边缘徘徊,实体行业也包括大量的用工,实体景气了,工作岗位就有了,经济就盘活起来了,美好的生活气息又回来了。
所以我给支付宝摇红包,大大的点赞,小小几毛钱盘活经济,助力实体行业,给实体行业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当然作为个人,我希望支付宝的红包还可以再大点,现在每次只能摇几分钱了,摇个十几次才一两毛钱,有时候真的会有小小的失望,支付宝给力,给支付宝点赞,红包再给的大一点哦[呲牙]
春江水暖鸭先知,支付宝又开始大规模地撒红包了,说明支付宝进一步发展的春天又要到了。前一段时间关于支付宝整顿的一系列的活动,或许已经进入尾声了。支付宝也将迎来一个***展的新时期。
支付宝相对于数字货币而言,目前在使用场景方面感觉到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普遍。而且人们现在已经用支付宝绑定了几张银行卡,这样的话已经形成了一种资金支付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渐入佳境的过程当中。
如果说支付宝要跟微信抢生意的话,那也是良性的竞争,其实微信也面临着***的相关的监管。
自从俄乌冲突之后,我们发现俄罗斯的支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说俄罗斯有我们的支付宝的话,那就可以很轻松的切换俄罗斯的卢布与人民币。这样的话,我们两国的边境贸易以及两国人员的相互旅游支付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
况且***如支付宝能够打到俄罗斯去的话,让俄罗斯人也能够广泛地使用支付宝,那么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经贸合作就会再上升一个台阶。或许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上海合作组织以及金砖国家呢。这样全世界将近有50%以上的人口会使用支付宝。这个发展前景真的很大。#支付宝##俄乌战争##俄罗斯印象##乌克兰##在头条看世界##跟着头条看世界##策划##经济##正能量##杭州头条##我在头条搞创作##分享你的今日感悟#
最近这几天去超市,总能看见人们在用支付宝扫红包,有的人扫的多的甚至在朋友圈晒出来让大家分享。记得去年支付宝也搞了同样的活动,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啊,即让老百姓得到了好处,又宣传了自己。至于说它要干什么大事,我肯定不知道。
有人说支付宝这样做是为了和微信抢用户,我认为至少支付宝会搞活动而微信从来不见搞过什么活动。支付宝搞活动也是为了集团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能够越做越好,越做越强,让更多的用户去使用支付宝。
这几天支付宝给大家来了一波夏日红包,有网友直呼红包还不小,有的网友表示昨天领了5块,今天领了4块。特别是那种没用过支付宝的领得就越多。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杀熟吗?越不用给得越多,从而来***你来使用支付宝!还有网友表示支付宝太好用了,每天在支付宝首页搜红包码就可以领取,方便快捷,还没有套路,在线下买东西的时候自动就抵扣了,比微信强多了。
就是为了让咱劳苦大众多相互传播传播******支付宝的市场活跃度,毕竟现在微信的发展也极快,如果不做出回应,那么网络平台上的***便会一点一点的被微信为首的其他网络支付工具侵蚀,这是支付宝不想看到的毕竟谁不想一家独大
其实这对咱们消费者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毕竟他给大家带来了实惠便利,我还是希望市面上能多出现几款爆火的支付软件,这样当各个软件纷纷进入瓜分国内经济市场的境地时,他们内卷的结果对我们消费者又何尝不是一种***呢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可以留言讨论讨论[大笑][来看我][赞][赞][玫瑰][祈祷]
便利店靠什么盈利?
别乱说,也别套什么经济学,合适环境最重要。我比更多人有发言权,我告诉你们吧,便利店的盈利模式有三个,一个是赚转让费,现在有些人专门炒商铺赚差价的,盘下来一个店,然后再转出去。就看你怎么谈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卖商品,一瓶水赚1一块,一包烟赚5毛到一块五。副食品赚30个点左右,一天你能营业额在1000块钱的话,利润就在250块左右,最高的了。总之,你想开一家便利店,一天营业额如果在三千块钱以上的话就是绝对比大多数上班族赚的多,就是要时间看而已。
最后说一下第三个盈利点,你们肯定不知道,那就是兑奖,兑奖,槟榔,啤酒,饮料,现在都是加一块兑换,这一块钱是老板赚的,不是供应商,老板一天兑几十次,水电费就够了。天气热了,雪糕也能赚一点,还有所谓的微信提现,各种充值,这些都是小毛利,一天赚不到几块钱。三个盈利点做好了,你就能赚到钱。我见过最牛逼的便利店,十五平米,日营业额在4000以上,请了三个临时工轮流看,老板一天到钱包也有几百块,再做个工作,日子好过的很。
商业领域,这几年最火的就是便利店。
满大街开满的便利店,除了从日本引进的7-11、罗森等,以及他们的中国“后裔”,比如说原创品牌Today、合资品牌中百罗森,要么就是传统商超和互联网巨头们在便利店领域的布局,比如永辉优选和盒马鲜生,当然还有大街小巷数不清的各类小店。
但是,斑马消费要说的是,不管概念怎么眼花缭乱,对于便利店本身来说,赚钱还是很难的。
你毕竟只是一个卖货的,一瓶水、一盒饼干的利润有多少,早已经穿透了,再加上这些年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对于老老实实开店卖货的人来说,投入产出比实在太小。
我原来有个记者同行,转型的准备阶段听了一次某便利店品牌“传销式”的宣讲会,砸下60万开了一家便利店。虽然每天的流水很可观,但扣掉品牌提点等成本,每个月的利润算下来跟自己上班差不多。
就不说60万一次性投入的收益了,最主要是累,而且看不到大的改善空间。
当然,传统商超们布局便利店,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就不能以单店的盈利情况而定了。
这几年,传统超市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减少大中型超市、增加小型便利店的布局。
中国的人口集中度高,商业环境类似于日本,跟[_a***_]人口散居依赖大型超市不一样。
虽然这些小型便利店的赚钱方式没什么改进,但是商超能在市场布局、仓储物流上形成统一规划,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满(刺)足(激)”用户需求,尽可能做大规模,所以盈利能力还是比原来的组织形式高一些。
小七在这里以亲身的经历来讲一下在三四线城市的小超市便利店老板的悲哀,以及前些年如雨后春笋般的便利店现在的生存情况。
小七去年在东北的一个四线城市承接了一家出兑的小超市,位置在一条还算有些人气的路上,沿街的门市,后面是几栋居民楼,一共两层,一楼为我承接的超市,二楼是一个花店,超市的租金为35000元/年,并且按照每年5000元递增,直到2019年重新签订合同。
因为当时对超市不太了解,那时小七的脑子还有水。兑的这个超市也非常坑,但是小七凭着自负自傲的心态居然接下来了,这个超市是连锁加盟店,每年加盟费要3万,据当时的老板说每天的营业额在2000左右,小七也凭着世界全是好人的心态居然相信了。从此小七踏上了赔钱又坑爹的道路。
超市盘点了6万8千块钱的货,小七直接给了人家68000,小七岳父支援的,当时小七信心满满,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优质的服务态度把营业额涨到平均每天3000,利润为20%,这样每天收入600元,还不算过年与节***日,这样一年利润365*600=219000元,除去房租35000,管理费30000,水电费10000,还剩144000。这样让我妻子看着一个小店利润也很好了。
但是事与愿违,接手第一天销售800元,小七以为是自己刚接手,顾客不熟悉的原因,结果一连一个星期日均销售没有达到1000元,我知道之前的老板骗了我。骗了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改善了,小七调查别的超市发现,自己家的超市货品不齐全,部分产品零售价过高等原因,所以好多顾客都不光临。
于是小七又进了不少新品,调整了产品价格,开展了送货***,满金额送礼品等多项模式,终于把零售额涨到2000左右,最后小七又网上购置了会员卡和刷卡器,因为周边超市没会员积分相关的服务,所以小七的超市又抢了不少客源。
我开便利店十年了, 从06年2万起家到现在, 我们一条两百米左右的马路, 一共十家商店 ,去年关了一家 ,原因是房东翻倍涨房租 ,我们这里是餐饮一条街, 人流量也算可以吧, 这两年因为经济下行 ,大环境不好,这条街也不太行了, 刚开店那两年, 生意不是太好 ,一年我们夫妻两个努力下来一年大概就是3万左右盈余, 从10年开始 ,生意好做了, 整条街谁做谁好, 我们一年下来大概15个左右吧, 12年到14年就是20左右, 从15年元旦开始,突然人流量大减, 每天营业额少了3成左右 ,去年又掉了一成, 今年又减少了好多, 现在的营业额大概是13、4年的一半左右吧, 好处是我们房东比较好, 没涨什么房租 去年能有8万左右收入吧, 不过我们的收入是纯收入, 就是吃穿用玩都除过后的净入, 我家4口人 两个孩子每年能花费5万左右吧, 本人没有什么不良嗜好, 烟酒不沾 就喜欢看论坛, 穿衣服也没什么讲就, 再加上从小养成的习惯 ,不吃外面的饭 ,所以每年也用不了几个钱 ,主要费用都是孩子占大头, 说句实话, 开便利店十年 ,这个行业没有亏待我.
***,我开便利店的,去年营业额152万,算了下,日均4160,虽说水,副食利润还行,但经不住香烟拉啊,保守二十个点吧,一年我12万房租,去掉人工水电,能赚什么钱,艹,给房东打工了